3月10日下午,永康市政协副主席陈梅娅率队赴浙江工业大学永康五金学院,专题调研产业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工作。永康市政协及学院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调研座谈,通过实地考察、专题交流共谋产教协同新路径,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创新动能。
实地考察:
聚焦实践教学 夯实技能根基
调研组一行深入学院机械实验室、电气实验室等实践教学场所。机械系主任助理、专业教师吕康建现场介绍了机械传动系统综合测试实验台、液体动压轴承试验台等设备装置,展示了通过“设计-装配-测试”一体化教学实践,提高学生掌握机械效率测试技术,提升工程实践能力。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助理、专业教师伍俊露重点介绍了电工电子、电力电子技术等实验装置,以及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,验证电气设备、电力系统的功能或创新应用,助力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。
陈主席一行认真听取了专业教师的介绍,并不时地提了一些有关如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、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问题。
座谈交流:
扎根产业办教育 三年成果显著
座谈会由浙工大永康五金学院执行院长姜伟主持,书记张美玉致欢迎辞并汇报学院办学成果。院长助理、地方服务中心主任程建敏系统介绍了五金学院的成立背景、发展历程、现有成果及未来规划。自2021年成立以来,学院锚定“新时代干部的赋能基地、现代五金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、区域科技创新的策源基地”三大基地建设目标,累计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培训超4.5万人次,年均服务企业技术骨干1.5万人次,全域赋能永康市“三支队伍”建设,为地方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直面挑战:
破解瓶颈 共谋发展
自由交流环节,针对产业与教学适配性问题,学院教师代表分享了探索实践经验。吕康建提到,学院已逐步淘汰理论性强但脱离实际需求的传统课程,强化制图、仿真设计等企业急需的技能培养;邵一洲与伍俊露介绍,学院通过企业工程师特色班、行业提升班等载体,系统梳理五金产业共性技术瓶颈(如仿真设计、PLC控制等),同步优化头雁班课程体系,强化技能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性,为永康企业破解技术瓶颈提供精准人才支撑。
领导寄语:
锚定方向 打造产教融合“永康样本”
陈梅娅充分肯定学院三年来的探索成果,并提出三点建议:一是深化产教协同机制,动态调整课程设置,推动教材、师资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;二是多渠道宣传浙工大永康五金学院办学成果,扩大社会认知度;三是进一步突出五金特色,构建“传统技艺传承+现代技术赋能”的培养体系。
此次调研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,为政校企三方深化合作奠定坚实基础。未来,浙工大永康五金学院将坚持“扎根产业办教育”初心,完善人才培养体系,打造产教融合“永康样本”,为五金产业迈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国际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文字:任芳慧
图片:卢文雍
编辑:任芳慧
二审:卢宇翔
三审:程建敏
终审:张美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