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2025年5月8日,学院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,更好地护航学生健康成长,正式启动了“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技能培训”。本次培训由浙江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家团队授课,首次课程由浙江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王慧老师授课,培训旨在帮助班主任掌握心理助人技能,增强班级心理辅导实效性,构建更加温暖、安全的校园心理环境。
专家简介
王慧,浙江工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,副教授,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,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,浙江省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,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2022年度人物,浙江省高校心理援助系统专家,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心理助人能力认证培训考评专家。
01
聚焦四大主题,提升心理育人能力
本次培训为期一个月,涵盖心理咨询技术、团体心理辅导、心理疾病识别、危机干预四大核心模块,通过理论讲解、案例分析和情景演练相结合的方式,全方位提升班主任的心理助人能力。
谈心谈话:从“管理”到“共情”
首期课程围绕“心理咨询技术在日常谈心谈话中的运用”展开,讲师重点讲解了倾听、提问、情绪疏导等核心技术,并通过分组模拟演练,帮助班主任掌握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的技巧,真正成为学生的“知心人”。
团体辅导:增强班级凝聚力
后续课程将指导班主任策划压力管理、人际交往、自我认知等主题的团体心理活动,通过破冰游戏、小组讨论等方式,提升班级归属感,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。
心理问题识别:早发现、早干预
针对学生常见的焦虑、抑郁、强迫倾向等问题,培训将提供科学的识别方法和初步干预策略,帮助班主任在职责范围内有效应对,同时建立与心理教师、家长的协作机制。
危机干预:守护学生心理安全
培训还将重点讲解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和干预流程,结合《精神卫生法》相关规定,确保班主任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科学评估、稳定情绪、及时转介,为学生筑起心理安全防线。
02
考核与实践结合,确保学以致用
为确保培训效果,本次培训采取“案例分析+模拟演练”的考核方式,让班主任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技能。培训结束后,学院将颁发结业证书,并通过问卷调查持续跟踪实际应用效果。
浙工大永康五金学院院长李澎林表示:“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,此次培训不仅是技能提升,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。未来,学院还将开展进阶培训,打造一支专业、温暖的心理育人队伍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。”
文字:楼滔
图片:五金学院
编辑:任芳慧
二审:程建敏、卢宇翔
终审:张美玉